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优师优课”主题教研活动

发布者:吴灿灿发布时间:2025-09-12浏览次数:103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求,切实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202591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在图文楼不同教室开展了“优师优课”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由各教研室主任主持,全体教师参加活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由周军教授详细讲解第一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备课思路,他从教材的核心要点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备课思路讲解结束后,老师们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大家各抒己见,就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优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进课堂、进头脑。此外,周军教授还为准备比赛和进入决赛的老师进行了专业指导。他根据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比赛经验,从教学设计、教学展示等多个环节为参赛老师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助力老师们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围绕专题二《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开展备课交流,由孙梦晗老师主讲。备课设计以柏拉图经典的 “人生三问” 为教学切入点,通过哲学命题的思辨,启发学生探究人的本质、人生观等核心议题。在教学内容架构上,孙梦晗老师从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三个部分进行系统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紧扣 “价值引领” 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个体 “小我” 与祖国 “大我”、人民 “大我” 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主动肩负历史赋予的使命与时代大任。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围绕如何突破传统教学范式、增强课堂互动性与思想穿透力等议题交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能够强化理论与现实的联结,帮助学生具象化理解抽象概念,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提升教学内容的接受度与内化效果,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方向指引。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陶梅领学了近期学校关于课堂教育教学要求方面的最新文件精神,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程需紧密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准确性与思想性。随后,全体教师针对本周开课教学专题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探讨。本学期专题二的教学内容与上学期开设的专题有相近之处,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经验,提出以“问题链”的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针对“如何在经济方面采取多种措施遏制‘台独’势力”等问题,与会教师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陶梅老师针对教学专题三《中国周边形势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备课思路分享,本专题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2025年以来中国周边的安全局势出现了很大变化,中国周边工作形势更趋复杂,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周边工作取得的新成就等。

通过开展定期教研活动,教师们进一步统一了教学思想、明确了教学方向。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供稿:王婷、段麟麒、张晓

  一审:吴灿灿

  二审:耿以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