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优师优课”集体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者:吴灿灿发布时间:2025-10-16浏览次数:78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提升教学质量、打造思政精品课程。2025101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在图文楼不同教室开展“优师优课”教研活动,活动由各教研室主任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首先集体核对了《形势与政策》课程四个教学专题的学生问题清单,以精准锚定学生认知痛点与兴趣点,让教学从“单向灌输”转向“靶向回应”,提升课程针对性与吸引力。其次,大家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师优课”活动方案》,对于活动的主题、内容以及具体要求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陶梅老师在思政“分享课”中,就课题申报相关问题进行了主题交流,着重从可行性、价值性、创新性和兴趣度等4个关键处分享了个人所见,认为项目选题的核心考量既要匹配自身能力与资源、确保项目能落地,又要契合需求与价值、保证项目的研究有意义。在石曼老师的思政“学术课”中,与会教师共同讨论学术论坛的征文要求,直观理解如何结合要求准备论文,为教师按照学术标准梳理教学经验指明了方向。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由崔前杰老师主讲“金微课”《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的备课思路。他从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行同伦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秦汉大一统制度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整体样态,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保障。凌菲老师结合自己比赛经历从选题要精和小,内容要挖深讲透,做到详略得当和理论上的深华等几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华云主任就学生问题清单与与会教师共同研讨交流,教师们针对学生问题清单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为后面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思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全体人员共同核对本门课程每一章的“学生问题清单”,重点核查其真实性和合理性,旨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指导。随后,教研室成员认真研读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师优课”活动方案》,并围绕思政“公开课”的开课安排展开深入探讨。大家积极发言,就公开课的开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打造出高质量的思政公开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活动最后,王婷老师开展了“思政分享课”。王婷和侯蒙蒙两位老师近日在第五届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中荣获佳绩,两位老师在分享课上毫无保留地讲述了自己的参赛经验和心得。从赛前准备、比赛过程到赛后感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教研室的其他老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激励着大家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政教学技能和水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开展教研活动,聚焦教学“精品化”,通过教师的交流研讨,有利于创新课型、充实内容,促进教师在“实践-反思-优化”中突破能力短板,成长为兼具教学能力与研究素养的“双优型”教师。

 

供稿:陶梅、王婷、谢悦

一审:吴灿灿

二审:耿以侠